6天没被搭理,特朗普开始害怕了中盛投资,紧要关头,美国一通电话打到中国。
据京报网报道,近日,中美官员进行了通话,这也是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的首次通话。
根据中方通报,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,同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兰多通电话,就涉及双方的重点问题交换了意见。
本次通话中,双方达成了继续保持沟通的共识。美方通报称,中美双方一致认为,双边关系对两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都至关重要,并一致认为保持沟通渠道畅通至关重要。
根据美媒分析称,尽管这次通话对双方关税谈判没有突破性的作用,但这向外界释放了“积极信号”。那么,美国这次给中国打来的电话,到底释放了什么信号?
根据最近美国媒体的报道,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在公开场合中盛投资,提到中国的次数越来越多,且多次对外表达想要访华的意愿。然而,特朗普的请求却“石沉大海”,并没有得到中方的积极回应。
对此,有分析认为,领导人出访属于重大外交事件,特别是访问中国这种万众瞩目的大事件。如果特朗普真的想要来中国,就应该通过正常的外交流程获得许可,遵守基本的外交惯例,而不是三天两头靠喊话,“耍嘴皮子”。
而如果特朗普以为动动嘴,就能获得中国的邀请函,那完全是异想天开,于是在连续等了6天中方也没搭理他的访华喊话后,自知没趣的特朗普终于想明白,甚至开始有点害怕了。
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公开场合表示,4月份开始的中美关税战,让美国企业损失惨重,这让美国政府“感到害怕”。
外界认为,卢特尼克的表态其实是特朗普有意而为之,目的是为了对华释放“服软”的信号。美国在继续给中国“举白旗”,降低关税税率后,又公开承认“害怕”,这足以说明两点。
首先,中美本轮摩擦已经给美国带去了切实伤害,无论是美国企业家还是普通民众,正在承受巨大的痛苦。其次,特朗普政府已经意识到,继续下去对美国非常不利,于是他开始“悬崖勒马”。
而这通打给中国的电话,其实就是美国政府为了“及时止损”的无奈之举。对于美国商界来说,他们仍然希望继续和中国做生意,对于美国百姓来说,他们只希望物价能够稳定一点。但是对于美国政府来说,由于“遏制中国”已经成为其内部所谓的“政治正确”,想要扭转这个固有思维,是非常艰难的。
然而,现实的困境摆在面前,美国不得不放下对中国的成见。这次中美的通话,为双方后续的谈判和接触起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,这也从侧面反映出,在当今高度全球化的今天,中美想要“脱钩”已经是不可能的。
就目前来看,中美缓和的总基调已经定下。至于特朗普心心念念的访华要求,还要看美方后续到底拿出多少诚意了。
广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